一、招收計劃及條件
公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員55名,基本條件為:
1.獲得博士學位,具有良好政治素質、道德修養,遵紀守法,無不良記錄,品學兼優,身體健康,年齡在35周歲以下,且可全職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具有與企業研究課題方向相關的專業學科背景,較強的科研能力和敬業精神,具備課題研究相關的能力;
3.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過論文,能獨立開展科研工作;
4.能獨立撰寫項目報告和結題總結;
5.具有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
具體招收計劃如下:
單位 | 崗位 | 崗位描述 | 人數 | 專業 | 待遇 | 聯系人及方式 |
重慶大學產業技術研究院 | 研究人員 | 綠色生態技術與材料對巖土體或巖土防護結構進行加固美化研究 | 2 | 巖土工程、化學、材料或微生物相關專業 | 15k—20k | 聯系人:廖承周 聯系電話:18008362829 郵箱: 379193331@qq.com |
重慶精準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研究人員 | 腫瘤細胞免疫治療技術是當前醫學界公認的最有機會徹底攻克腫瘤的新技術之一,本項目將針對提升腫瘤細胞治療療效,進行技術公共突破。 | 2 | 免疫學、腫瘤學等相關專業 | 20 -50萬 | 聯系人:周渝 聯系電話:13896181523 郵箱: zhouyu@precision-biotech.com |
華潤微電子(重慶)有限公司 | 功率器件工程師 | 1.根據市場及競爭對手技術分析,提出器件設計構想,并進行器件仿真與測試;進行版圖設計與修改;進行工藝調試與可行性研究及設計產品的失效分析。 | 3 | 功率半導體器件設計 | 面談 | 聯系人:鄭小蘇 聯系電話1887502967 郵箱: zhengxiaosu@cq.crmicro.com |
產品開發工程師 | 負責所開發新產品的工藝優化與調整,異常分析和處理;負責所開發新產品datasheet(包含動態參數、靜態參數、開關條件、溫度、尺寸、工作曲線等)的收集與整理;負責樣品的生產制造,包括模組工藝程序的設定、晶圓的購買、生產的跟進、樣品的測試等。 | 3 | 功率半導體產品開發 | 面談 |
聯合微電子中心有限責任公司 | 高速光通信算法工程師 | 1、負責高速硅光調制器、探測器的調制解調算法優化; | 1 | 光學/電子/半導體相關 | 22-30萬 | 聯系人:蔡雅馨 聯系電話:15102320519 郵箱:yaxin.cai@cumec.cn |
模擬及混合信號集成電路設計工程師 | 負責系統中模擬模塊設計 | 1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集成電路設計/電子工程/電路與系統/通信工程等相關專業 |
數字集成電路設計工程師 | 負責系統中數字模塊設計 | 1 |
PD設計工程師 | 負責微波光子系統中PD設計 | 1 | 光通信、光學/光學工程/光電子、微電子與物理電子學、半導體物理、電磁場與微波 |
版圖工具開發工程師 | 負責版圖工具及關鍵算法開發 | 2 | 計算機/微電子 |
硅光器件模型開發工程師 | 負責硅光器件與IP開發 | 2 | 光學/微電子 |
硅光AI芯片電路設計工程師 | 負責光子AI有源芯片驅動電路開發 | 1 | 電子/微電子 |
混合集成硅基光電子設計工程師 | 負責混合集成硅基光電子芯片集成方案設計 | 1 | 光學工程/光電信息工程/光電子/物理電子學/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電子通信等相關專業 |
光電微系統設計工程師 | 制定與公司3D集成技術相適應的光電微系統的發展規劃;負責終端市場調研,確定短期及中遠期光電微系統目標產品;負責光電微系統產品架構、功能單元的設計,系統產品性能具有競爭力;負責光電微系統的聯合與系統,促進產品應用、系列化和實用化。 | 3 | 微電子、光電子、電子信息等相關專業 |
集成結構設計工程師 | 負責跟蹤行業模塊/組建封裝技術與三維集成技術的發展現狀、技術水平、資源分布,構建微系統可用的集成資源;負責根據微系統體積、重量、集成度、功耗、工作頻率等綜合技術指標要求,設計性能最優、且可實現的系統集成結構;負責微系統集成結構、集成材料設計,負責輸出集成結構體加工要求;負責根據微系統集成結構輸出D2W、D2D、W2W等三維集成的堆疊加工要求。 | 1 | 微電子、光電子、微系統等相關專業 | 22-30萬 |
系統電磁評估工程師 | 負責微系統高頻信號完整性與電源完整性的評估,對存在問題的布線和集成設計提出改進方案;負責高頻信號輸入損耗與輸出損耗的評估,對封裝材料提出改進方案;負責高頻信號的耦合設計,對微系統中的信號抗干擾提出改進方案。 | 1 | 電路與系統、射頻微波等相關專業 | 22-30萬 |
3D集成建模工程師 | 負責提取3D集成工藝的工藝與寄生參數,構建面向微系統設計的參數化模型;負責TSV、Cu-RDL等集成參數提取及PDK開發工作;負責3D集成工藝模型優化及PDK驗證工作。 | 2 | 微電子、光電子、電子信息等相關專業 | 22-30萬 |
3D集成設計支持工程師 | 負責基于Cadence平臺/Skill語言獨立開發PDK library,包括pcell, callback,symbol view等;根據工藝的具體要求完成DRC/LVS相關的開發;負責建立面向微系統設計的設計指導文件。 | 1 | 微電子、光電子、電子信息等相關專業 | 22-30萬 |
薄膜器件與集成設計工程師 | 負責二維薄膜電子器件集成工藝設計;負責二維薄膜傳感微系統集成架構設計;負責二維薄膜電子器件集成版圖設計;負責二維薄膜電子器件可靠性設計與驗證;負責優化二維薄膜電子器件仿真驗證。 | 2 | 物理、化學、生物學或者相關專業 | 22-30萬 |
化學分子檢測工程師 | 負責化學分子檢測的高靈敏原理設計;負責化學功能材料的修飾工藝及工藝兼容性設計;負責化學分子動力學模擬仿真設計;負責分析化學及分子檢測驗證實驗。 | 2 | 物理、化學、生物學或者相關專業 | 22-30萬 |
電化學檢測工程師 | 負責電化學工作站及電化學傳感的原理設計;負責電化學傳感電極的制備與優化;負責針對不同被測物的檢測原理設計與檢測方案驗證;負責電化學傳感器的可靠性設計與驗證;負責優化電化學器件仿真驗證及集成化設計。 | 1 | 物理、化學、生物學或者相關專業 | 22-30萬 |
傳感器測試工程師 | 壓電、聲學等MEMS芯片性能測試評估系統、環境的搭建;芯片以及傳感系統測試方案的制訂與執行;撰寫測試文檔、SOP、技術和專利報告。 | 1 | 電子測控技術、微電子、電氣自動化,機械制造、材料加工,電子工程等相關專業 | 22-30萬 |
傳感器封裝工程師 | 1. 負責MEMS封裝設計,借助模擬仿真工具,篩選優化封裝方案及結構尺寸,形成相應的設計報告,評估設計過程、工藝、可靠性相關的風險; 2. 獨立完成MEMS產品封裝結構的設計,繪制工程圖紙,能夠評估加工產品所需載具、夾具等工裝的圖紙; 3. 能夠通過經驗、元件及材料測試評估并選擇進行產品加工的合適元件、材料及供貨商; 4. 制定產品生產BOM表,工藝質量管控方案等批產歸檔文件; 5. 熟悉芯片的可靠性測試標準,能夠根據測試結果提出產品的改進方案。 | 1 | 微電子學、電子信息與科學、物理學、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電子封裝、機械工程等相關專業 | 22-30萬 |
重慶鼎潤醫療器械有限責任公司 | 研究人員 | IVD檢測領域研發 | 1 | IVD檢測領域 | 18-25K+項目提成 | 聯系人:龔旭 聯系電話:13638354369 郵箱:121125869@qq.com |
重慶賽寶工業技術研究院 | 高級研發工程師 | 機器學習、數據挖掘等AI相關的算法研發;算法相關的代碼庫、工具封裝和發布;AI 相關算法的性能優化、工程環境部署;參與搭建和實現分布式深度學習集群;機器學習相關軟件開發;機器學習相關科研項目申報、實施及材料編寫。 | 1 | 計算機及相關專業 | 20-30萬/年薪 | 聯系人:鄧皓天 聯系電話:18523470015 郵箱:1290632695@qq.com |
重慶金美通信有限責任公司 | 低軌衛星互聯網通信技術研究博士后 | 面向互聯網接入、專網、軍網等應用場景,開展低軌衛星通信技術研究、通信體制論證、方案設計、關鍵技術研究,設計符合低軌衛星通信場景的通信系統架構。 | 2 | 工學電子信息類通信工程 | 全職30萬起,兼職面議 | 聯系人:宋蕊君 聯系電話:18623078711 郵箱:cqjmrl@163.com |
軍事化應用5G技術研究博士后 | 該課題主要研究面向軍事應用5G系統及關鍵技術,提出適合于聯合全域作戰的高移動5G通信系統體系架構,研究新型非正交多址技術、新型多載波調制技術、多元域編碼技術、V2X技術及大規模天線技術等關鍵技術,提出戰術通信環境5G通信系統設計方案,實現5G通信系統在復雜戰場環境下的寬帶可靠傳輸、靈活隨遇接入及大規模低時延組網。 | 2 | 工學電子信息類通信工程 |
重慶科技學院垃圾焚燒發電技術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 | 固體廢棄物高效燃燒及低污染控制技術研究博士后 | 通過數值模擬、小試及中試實驗驗證,研究實現高效燃燒和低污染排放的燃燒優化控制策略;燃燒灰渣以及煙氣余熱回收再利用的方法與工藝。考核指標:1、聘期內主持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2項;2、主持橫向科研項目經費200萬元以上或牽頭申報省部級科技獎1項以上或組織國際學術會議1次;3、聘期內以重慶科技學院為第一單位,第一作者發表的學術論文被SCI收錄1篇(IF≥2),或相關學科中文核心及以上期刊發表論文4篇;4、承擔研究院安排的其他科研任務。 | 1 | 能源、環保、化工等相關專業、環境工程或工程熱物理專業,有固體廢棄物資源化處理領域研究、設計及工作經驗者優先考慮 | 提供研究、辦公場所,并配備必要的辦公設施和科研設備,不低于18萬元/年。全職博士后以項目制方式提供工作、生活津貼,享受在職教職工的相應福利待遇。博士后在站期間,科研成果獎勵參照學校教職工的相應辦法執行。 | 聯系人:楊魯 聯系電話:13883665593 |
固體廢棄物先進氣化及合成氣高溫凈化技術研究博士后 | 開展固體廢棄物氣化的小試乃至中試實驗研究,獲得以碳轉化率和合成氣品質為目標的最佳工藝條件;合成氣組分定向調控的方法與工藝;開發能實現焦油和污染組分高效協同脫除的廉價催化劑;凈化后合成氣的后續利用工藝。考核指標同上。 | 1 |
固體廢棄物協同處置技術研究博士后 | 生活垃圾、污泥、生物質等固體廢棄物協同處置的方法與工藝;通過數值模擬、小試及中試實驗驗證,探索實現高效處置和低污染排放的燃燒、氣化、熱解優化控制策略;固體廢棄物高效、清潔協同處置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究及產業化。 考核指標同上。 | 1 |
重慶中科超容科技有限公司 | 高級研發工程師 | 主要為先進高性能超級電容用碳基材料,具有完備的電化學儲能基礎知識、表征能力和研究經驗;具有3年以上先進碳基能源材料研究經歷。 | 2 | 化學、材料學、能源等 | 15萬+/年 (具體面議) | 聯系人:高娟 聯系電話:15856099699 郵箱:juangao@zkcrtech.com |
高級研發工程師 | 具有3年以上有機合成、高分子材料領域深入的研究經歷;全面了解電化學儲能基本知識并掌握相關研究積能;研究方向為高性能超級電容用電解質。 | 2 | 有機、高分子化學 | 15萬+/年 (具體面議) |
電力電子設計開發總工程師 | 具有三年以上電力電子產品的系統研發經歷(中頻電源、大功率開關電源、逆變器); 具備豐富的電力電子產品電路的拓撲研究、主回路設計及控制算法設計經驗;全面掌握電力電子的結構設計、熱設計原理; 研究方向為電力電子設計開發。 | 1 | 電力傳動、電力電子或電氣自動化相關專業等 | 16萬+/年 (具體面議) |
總經理助理 | 具有3年以上企業管理的深入研究經歷;全面了解經濟或金融學基本知識并擁有一定研究經驗;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和經驗,具有較強的成果轉化意識和準備;了解科創制造型企業發展面臨的各種問題,有相關的研究和思考,研究方向為科創制造型企業的管理和發展邏輯。 | 1 | 企業管理、工商管理、經濟或金融學等 | 16萬+/年 (具體面議) |
重慶市風景園林科學研究院 | 博士后研究人員 | 從事植物遺傳育種、園林植物保護、園林土壤與植物營養、園林生態、風景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研究。 | 5 | 植物遺傳育種、園林植物保護、園林土壤與植物營養、園林生態、風景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相關專業 | 1.待遇面議。2.提供省部級的科研項目及科研經費并享有與院其他專業技術人員同等的課題申報支持。3.在站期間提供食宿。 | 聯系人:譚新春 聯系電話:023-65734616 郵箱:cqylkyt@qq.com |
二、在站工作時間
原則上兩年
三、培養形式
與高校博士后流動站聯合培養
四、進站程序
(一)申請
1.符合進站條件的博士,可于2020年12月31日前通過信函、電子郵件等方式與博士后科研工作及企業聯系,并以書面形式正式申請。
2.申請作為我站博士后研究人員,須提供以下申報材料:
(1)身份證復印件、個人簡歷、自薦材料;
(2)博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和博士學位證書復印件一份,暫未拿到證書者可提供學位授予部門出具的決定授予學位的書面證明一份;國外獲得博士學位的留學人員,需提交由我國駐外使(領)館出具的留學證明和教育部的博士學位認定證明;
(3)兩位該學科領域博士生導師的推薦信;留學人員申請做博士后需有一名外籍專家提交推薦意見;
(4)科研成果證明材料或2篇以上已正式發表或錄用的學術研究代表作;
(5)對課題的研究計劃和研究思路一份(不少于2000字)。
(二)初審
1.對申請進站工作的博士,博士后工作站及企業對其申請材料進行初審,必要時與申請人進行面談;
2.在確定進站人員后,與流動站進行溝通、協商聯合培養的方案,簽署聯合培養協議。
(三)進站
1.通過初審的申請者須在中國博士后網上正式辦理網上申請手續;
2.博士后工作站管理辦公室負責復核,并報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審批;
3.根據相關管理部門的批復,向獲準進站的申請人發出進站通知書;
4.經批準進站的申請人須在規定時間內按時進站,無特殊情況不按時報到者,按自動退站處理。
五、待遇
1.招收企業為進站博士后提供研究、辦公場所,配備必要的辦公設施、科研設備、科研經費等,福利待遇、醫療保障待遇等比照企業同等人員對待,或按照協議執行,具體事宜面談。
2.工作站為在站博士后每年提供8萬元安家、崗位津貼等人才獎勵補助,資助期限為2年;協助申請各級有關經費,對獲得市級博士后日常經費資助、市級及以上博士后項目資助的,按市級及以上資助金額1:1比例進行經費配套。并按有關規定協助在站博士后評定專業技術資格。
3.在站博士后享受《重慶高新區關于加快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等相應政策待遇。
4.博士后進站報到及期滿出站依照國家和重慶市相關政策辦理相關手續。
六、重慶高新區關于加快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設人才強國”重要論述,集聚高層次創新型青年人才,助推重慶高新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支撐重慶高新區加快打造創新驅動引領區、軍民融合示范區、科技體制改革試驗區、內陸開放先導區和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西部創新中心,提出以下意見。
一、創新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引進機制
(一)鼓勵優秀博士來高新區從事博士后研究。對國內外優秀博士來高新區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給予進站博士后人才獎勵補貼。
(二)鼓勵優秀博士和博士后來高新區工作。對新引進到高新區工作的博士、博士后(含高新區在站博士后出站后留高新區工作的),給予博士、博士后人才獎勵補貼。重點引進世界排名前500名高校、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的博士、博士后人才。
(三)支持高新區企業吸納在讀博士研究生從事研究或工作。對高新區企業吸納的在讀博士研究生,可按照企業給予待遇的一定比例進行獎補。
(四)支持企業引進博士和博士后。企業引進博士、博士后人才支付的相關經費,扣減財政支持部分后可按規定在稅前扣除,并對企業人才引進成本給予獎補。加強與各類人才引進服務機構(組織)的合作。支持高校教師到重慶高新區企業做項目博士后。
二、強化博士和博士后培養機制
(五)加大博士和博士后培養支持力度。實施“重慶高新區博士、博士后創新青年人才計劃”,給予博士、博士后人才日常經費資助。實施“重慶高新區博士、博士后國際學術交流計劃”, 資助優秀博士、博士后赴國(境)外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實施“重慶高新區博士后國際培養交流計劃”,支持優秀在站博士后科研人員到國(境)外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的優勢學科領域合作開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對博士后人員獲得市級及以上博士后項目資助的,按照上級資助經費的一定比例予以配套。
(六)建立職稱評審綠色通道。貫徹落實《重慶市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精神,在高新區組建職稱評審委員會,為博士和博士后職稱申報提供便捷服務。協助符合條件的科研院所、企業申請組建與本單位主系列(專業)職稱相對應的高級職稱評委會。
三、搭建博士和博士后創新創業平臺
(七)加快博士和博士后創新平臺建設。支持企業和單位創建博士后工作站,對新設立的國家級和市級博士后工作站分別給予一次性建站工作經費資助。支持博士后工作站與高校、科研院所等開展產學研合作、成果轉化、人才培養。支持向社會開放的各類科研平臺、服務平臺和公共技術平臺優先對博士、博士后人才開放使用。支持企業、科研院所組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聯合培養博士、博士后人才,實現技術合作與共享,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八)促進博士和博士后科技成果轉化。建設博士博士后創新創業實踐基地。依托博士、博士后創新創業項目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初創型科技企業,對有區內國有投資機構投資的,可按一定比例將區內國有投資機構的股權讓渡給博士、博士后創新創業團隊作為獎勵;對博士、博士后獲得專利授權、取得的技術成果在高新區內進行轉化的給予獎勵。
四、加強博士和博士后人才服務保障
(九)建立博士和博士后事業編制保障制度。建立博士、博士后事業編制統籌使用機制,預留一定數量的事業編制,專門用于保障博士、博士后人才的引進、培養和流動。鼓勵博士、博士后在事業單位和企業雙向流動。
(十)搭建博士和博士后服務智慧體系。建立博士、博士后服務數據系統,對博士、博士后進行動態跟蹤服務。實施人才一站式服務。即時發布博士、博士后人才政策和需求信息。定期分類舉辦博士、博士后人才現場引薦會。
(十一)優化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公共服務。優化落實博士、博士后購房補貼、租房補貼或租住人才公寓等優惠政策。高新區協助解決博士、博士后人才的隨遷子女入學、配偶和未成年子女隨其遷移入戶等問題。
(十二)加強組織保障。建立博士、博士后人才政策的評估和考核機制。加強博士、博士后國情教育培訓,激發愛國報國情懷。加強博士、博士后聯誼會、俱樂部等社會組織建設,支持有條件的社會團體承接政府部分博士、博士后服務職能,推動博士、博士后人才的聯誼交流。
附件:重慶高新區關于加快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實施細則
附件
重慶高新區關于加快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實施細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深入貫徹落實《重慶高新區關于加快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有關資助標準,規范申報、審核、撥付等程序,特制定本實施細則。
第二章 人才引進
第二條 對來高新區從事博士后科研工作的博士,給予每人每年8萬元安家、崗位津貼等人才獎勵補貼,資助期限為2年;并對獲得市級博士后日常經費資助的,按照市級資助金額1:1比例進行經費配套。
(一)申報條件。人才獎勵補貼:博士后在站期間,用人單位會同流動站及專業機構每年對博士后在站研究項目、工作表現情況進行考核,經考核合格后可申請。經費配套:獲得重慶市財政資助后即可申請。
(二)申報程序及材料。人才獎勵補貼:首年提供進站批復、開題考核合格證明,第2年只需提供在站工作表現考核證明,經管委會辦公室審核后及時撥付給所在單位,再由單位支付給個人。經費配套:提供重慶市財政資助證明,經管委會辦公室集體研究審核報管委會同意后按1:1比例及時撥付給所在單位,相關經費嚴格按規定使用。
第三條 對新引進到高新區工作的35周歲及以下博士、40周歲及以下博士后(含高新區在站博士后出站后留高新區工作的),分別給予10萬元、15萬元的人才獎勵補貼,按30%、30%、40%的比例分3年撥付。
對引進的世界排名前500名高校、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博士年齡可放寬至40周歲及以下,并另給予5萬元的人才獎勵補貼;對引進的世界排名前500名高校、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博士后年齡可放寬至45周歲及以下,并另給予10萬元的人才獎勵補貼。按30%、30%、40%的比例分3年撥付。
新引進到高新區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員按照本實施細則第二條執行,不執行本條政策。
(一)申報條件。取得博士學位,與用人單位簽訂3年及以上勞動合同(聘用合同)。
(二)申報程序及材料。首年提供《重慶高新區博士博士后政策資助申請表》、社保繳納證明,本人身份證、博士畢業證和學位證,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聘用合同)原件及復印件、所在單位營業執照復印件,博士后還需提供博士后證書或出站批復,經管委會辦公室集體研究審核報管委會同意后及時撥付,第2年、第3年只需提供上一年工資流水證明、社保繳納證明,經管委會辦公室審核后及時撥付。
第四條 對吸納到高新區企業從事研究或工作的在讀博士研究生,按照企業給予待遇1:1比例進行配套,每月每人最高不超過2000元,資助期限不超過2年,每家企業每年資助總額不超過20萬元。
(一)申報條件。用人單位與全日制在讀博士研究生簽訂就業意向協議或勞務協議(項目合同書),并給予工資待遇。
(二)申報程序及材料。用人單位提供就業意向協議或勞務協議(項目合同書)原件及復印件、學籍證明、當年工資流水證明,經管委會辦公室集體研究審核后于每年年底將當年資助一次性撥付給用人單位,再由單位支付給個人。
第五條 企業引進博士、博士后人才支付的住房補貼、安家費及科研啟動經費,扣減財政支持部分后可按規定在稅前扣除。
第六條 對企業引進博士、博士后所發生的人才引進成本,按照每名博士3萬元、每名博士后5萬元標準進行獎補,按30%、30%、40%的比例分3年撥付。其中引進當年經管委會辦公室集體研究審核報管委會同意后及時撥付,第2年、第3年由企業提供工資流水證明、當年社保繳納證明經管委會辦公室審核后及時撥付。申報程序與第二、三條同時進行不單獨申報,同一材料不需重復提交。
第七條 對引才中介機構、專業社團、行業協會等各類人才引進服務機構(組織),經高新區管委會同意后,可在該機構(組織)設立“重慶高新區招才引智聯絡處”。各類人才引進服務機構(組織)為高新區每引進1名博士、博士后給予1萬元獎勵。由各類人才引進服務機構(組織)提供營業執照、與用人單位簽訂的人才中介服務合同、服務費財務憑證原件及復印件,以及引進人才1年及以上工資流水證明、社保繳納證明,經管委會辦公室審核后及時撥付。
第八條 對高校教師到重慶高新區企業開展項目博士后研究的,協助申報各級經費資助,并按撥付到企業的市級及以上財政資助博士后項目金額1:1比例進行經費配套。由單位提供項目博士后材料、市級及以上財政資助證明,經管委會辦公室集體研究審核報管委會同意后及時撥付給單位,相關經費嚴格按規定使用。
第三章 人才培養
第九條 實施“重慶高新區博士、博士后創新青年人才計劃”。對獲得該計劃支持的博士、博士后人才,每人給予10萬元日常經費資助,資助期限為1年。由管委會辦公室制定發布相關管理辦法。
第十條 實施“重慶高新區博士、博士后國際學術交流計劃”。對到國(境)外開展學術交流活動的博士、博士后人才,擇優給予每人每次3萬元資助。由管委會辦公室制定發布相關管理辦法。
第十一條 實施“重慶高新區博士后國際培養交流計劃”。對到國(境)外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的優勢學科領域合作開展博士后研究工作的在站博士后科研人員,給予每人每年15萬元國際培養交流資助,資助期限最長為2年。由管委會辦公室制定發布相關管理辦法。
第十二條 對博士后人員獲得市級及以上博士后項目資助的,按照市級及以上財政資助博士后項目金額1:1比例進行經費配套。由單位提供市級以上財政資助證明,經管委會辦公室集體研究審核報管委會同意后及時撥付給單位,相關經費嚴格按規定使用。
第十三條 對符合申報條件的博士、博士后提供職稱申報便捷服務。
(一)申報條件。符合重慶市博士后研究人員、特殊人才、留學回國人員職稱評定相關條件。
(二)申報程序。符合條件的人員按照重慶市申報要求提交相應材料,經管委會辦公室審核推薦后,報市職稱改革辦公室核準。
第四章 創新創業
第十四條 對新設立的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按照市人力社保局資助金額1:1的配套標準,給予一次性建站工作經費資助;對新設立的市級博士后工作站給予一次性10萬元建站工作經費資助。由管委會辦公室集體研究審核報管委會同意后根據批復及時撥付,相關經費參照市級資助適用范圍執行。
第十五條 對依托博士、博士后創新創業項目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初創型科技企業,有區內國有投資機構投資的,可按照最高20%的比例將區內國有投資機構的股權讓渡給博士、博士后創新創業團隊,由管委會辦公室牽頭,高新區國有投資機構具體負責,按照一事一議原則報高新區管委會研究后執行。
第十六條 對博士、博士后獲得PCT專利授權的給予最高20萬元獎勵;對博士、博士后取得的技術成果在區內進行轉化的,按照成果實際交易金額或者作價入股金額分別給予交易雙方一定比例的獎勵。由管委會辦公室牽頭,高新區科技主管部門具體負責,按照一事一議原則報高新區管委會研究后執行。
第十七條 對博士、博士后新主持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技術創新引導專項(基金)等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主導制定國際標準、國家標準等為高新區作出重大貢獻的,由管委會辦公室牽頭,商有關單位后,按照一事一議原則報高新區管委會研究后予以獎勵。
第五章 服務保障
第十八條 被確認享受有關待遇的博士、博士后人才,納入高新區人才庫進行跟蹤服務。博士、博士后人才隨遷子女入讀幼兒園、各級各類學校享受與當地戶籍人口子女同等待遇,由教育部門妥善安排就讀。允許博士、博士后配偶和未成年子女隨其遷移入戶,在人才市場設立博士、博士后集體專戶。
第六章 附 則
第十九條 本細則適用單位為工商、稅務、統計關系均在重慶高新區的企業和單位,第七條中的各類人才服務機構(組織)工商、稅務、統計關系可不在重慶高新區;適用人員為社保繳納在重慶高新區的博士、博士后人才(第四條除外),第八條中高校教師社保繳納可不在重慶高新區。
第二十條 嚴禁提供虛假資料、簽訂虛假協議,對弄虛作假的個人和單位,取消待遇、追回資金,并依法依規追究責任。
第二十一條 博士后中途退站的,須退回相關獎勵、資助經費。
第二十二條 按就高不就低原則,以上政策與重慶高新區、九龍坡區其他優惠不重復享受。同一人才引進到高新區原則上不重復享受同一項人才引進政策。本細則相關獎勵、資助費用適用范圍原則上參照重慶市人才經費、博士后經費使用范圍執行。
第二十三條 本細則自印發之日起實施,由高新區管委會負責解釋。
七、聯系方式
聯系部門:重慶高新區企業博士后工作站管理辦公室
聯 系 人:樊 佳
聯系電話: 023-68190300
通訊地址:重慶高新區高新大道6號5號樓421室
郵 編:400039
郵 箱:592565679@qq.com
重慶高新區企業博士后工作站管理辦公室
2020年11月17日